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济源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报告(2014年)

河南·济源统计网  2015-12-11 11:27

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十三五”将是全面建成小康交“答卷”时期,并且济源市提出了要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因此,了解全面小康进程并尽快研究落实相关政策至关重要。

按照统一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初步测算,2000年济源市全面小康指数为51.48%,2013年指数为80.78%,2014年指数为82.18%。与全省相比,2013年以前济源小康指数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4年全省小康指数为82.54% ,超出济源0.36个百分点。从全面小康实现进程看,济源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近五分之,而全省尚有近三分之一的。

    一、认清形势,全面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

要实现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要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监测指标体系和主要目标值,做到既把握全局,又有的放矢。

1、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就提出了小康的目标,从邓小平同志初次提出到2000年实现小康,到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再到2002年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并制定了总体目标,直到2012年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修订了一些更高、更全面、更具体的要求,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2015年“两会”顶层设计的“四个全面”中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列在首位。可见,实现全面小康是国家的战略,并在不断升化、优化、强化。在全面小康战略中核心目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居民收入,各阶段提出了不同的目标要求。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比1980年翻两番,2012年十八大提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居民收入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并由“全面建设小康”提升至“全面建成小康”,虽然表述略有不同,但其内涵和本质迥然不同。

2、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体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民主法制、文化建设、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五个部分组成,五个部分又由39个指标构成。其中,经济发展有9个指标,权重为22%。主要是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工业劳动生产率、互联网普及率、城镇人口比重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等;民主法制有4个指标,权重为14%。主要是基层民主参选率、社会安全指数和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等;文化建设有5个指标,权重为14%。主要是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三馆一站”覆盖率和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等;人民生活有14个指标,权重为28%。主要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失业率、恩格尔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城乡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达标率、公共交通服务指数、平均预期寿命、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数、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等;资源环境有7个指标,权重为22%。主要是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面积、环境质量指数、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39个指标的权数不同,在1.5—4.0%之间。

3、了解主要监测指标的目标值

经济发展方面。人均GDP(2010年不变价格)是核心,权重高(4%),目标值要超过5.8万元第三产业比重要超过47%城镇化率要超过60%R&D经费占GDP比重要超过2.5%每万人发明专利要超过3.5件互联网普及率要超过50%工、农业劳动生产率分别要超过12万元/人和2万元/人。

民主法制方面。依法治国方略要得到全面落实,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全指数权重高(4%),目标值要达到100%;基层民主参选率要超过95%每万人口律师数要超过2.3人。

文化建设方面。主要强调城乡居民的文化权益要得到保障和落实,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超过5%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要超过150元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比重要超过6%

人民生活方面。涉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多、广泛,包括人民生活的医、食、住、行、学习、就业、收入、寿命和保障等等城乡居民人均收入2010年不变价格)是核心,权重高(4%),目标值要超过2.5万元失业率要小于6%每千人口医师数要大于1.95人家庭住房面积达标率要大于60%恩格尔系数要小于40%等。

资源环境方面。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环境质量指数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是核心,权重均为4%,目标值均要达到100%单位GDP能耗要小于0.6吨标准煤/万元

二、济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特点

1.总体指数进程较慢,首次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4年,济源全面小康指数为82.18%,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0.36个百分点。2000年-2011年是济源全面小康建设较快的时期,2000年全面小康指数高于全省1.83个百分点,到了2011年高于全省4.5个百分点2012 年以来与全省的差距逐年缩小,2014年首次低于全省0.36个百分点。2000-2014年,济源小康指数年均提高2.0个百分点,而全省年均提高2.2个百分点,济源小康进程脚步明显放缓。

2000-2014年河南省、济源市全面小康指数

单位:%

                                               

河南省

济源市

2000年

49.65

51.48

2001年

51.09

53.25

2002年

50.81

53.91

2003年

52.60

56.65

2004年

54.90

57.94

2005年

57.24

60.28

2006年

58.24

62.44

2007年

59.59

64.79

2008年

61.93

65.84

2009年

65.55

69.35

2010年

69.20

71.61

2011年

72.20

76.70

2012年

76.15

79.28

2013年

80

80.78

2014年

82.54

82.18

2人民生活指数较高文化建设

2014年,监测体系中五大类指数分别为:经济发展84.02%,民主法治78.9%,文化建设65.28%,人民生活90.53%,资源环境82.63%,分别较上年提升1.1、5.88、-0.93、0.91和1.63个百分点。

与总体指数相比,人民生活、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分别高于总体指数水平8.35、1.84、0.45个百分点,而民主法治、文化建设低于总体指数水平3.28、16.9个百分点。

与2000年相比,经济发展类提升快,年均提高3.32个百分点,其后依次为文化建设(年均提高2.33)、资源环境(年均提高1.90)、人民生活(年均提高1.41)、民主法治(年均提高0.89)。

3.各项指标进度不平衡,差异较大

2014年,在监测体系的39项指标中,有14值达到了100%,分别是人均GDP、工业劳动生产率、互联网普及率、城乡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失业率、恩格尔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城乡居民家庭住房面积达标率、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单位GDP水耗、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面积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这14项指标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全面小康标准。同时仍有11项评价值低于70%,分别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每万人拥有律师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公共交通服务指数、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等其中,每万人拥有律师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单位GDP能耗3值低于50%。

2000-2014年济源全面小康五大类指数

单位:%

 

一、经济

发展

二、

三、发发展发展

二、民主法治

三、文化建设

四、人民生活

五、资源环境

全面建成小康指数

2000年

34.21

65.53

30.36

69.44

54.09

51.48

2001年

34.83

67.96

36.17

71.11

54.09

53.25

2002年

35.87

67.04

37.48

71.23

55.4

53.91

2003年

38.52

64.72

38.13

76.89

58.51

56.65

2004年

42.82

66.87

40.98

76.97

56.54

57.94

2005年

48.77

71.54

38.74

78.09

58.52

60.28

2006年

50.67

69.48

41.99

78.58

64.60

62.44

2007年

56.41

61.80

48.96

79.03

67.79

64.79

2008年

59.89

59.24

45.35

80.79

70.37

65.84

2009年

65.22

66.68

51.35

81.65

71.61

69.35

2010年

68.52

77.30

47.15

84.40

72.18

71.61

2011年

74.52

78.99

55.91

87.43

78.22

76.70

2012年

78.41

81.03

57.98

88.25

82.35

79.28

2013年

82.92

73.02

66.21

89.62

81.00

80.78

2014年

84.02

78.9

65.28

90.53

82.63

82.18

三、济源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问题

要在今后5年时间内如期或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就必须分析清楚当前的制约因素是什么,未来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才能集中力量,攻艰克难,促进各项指标平衡快进。

1、主要制约因素

一是结构性因素短期内难以破解。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文化软实力发展不够,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偏低科技投入力度不够,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偏低,可持续动力不足2014年,济源三产增加值比重为27.4%,与小康目标值47%相差较远;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2%,15年来提高了1.1个百分点,与目标值5%相差较远;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1.73%,而小康目标值为2.5%。

二是资源环境制约突出。主要表现在:单位GDP能耗偏高;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偏高。2014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为1.44吨标煤/万元,虽然为2004年以来低,但与目标值0.6吨标准煤/万元相差较远。主要污染物排放中,单位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和单位氮氧化物排放量居高不下,导致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较高。

三是公共资源发展缓慢。主要表现在: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偏低,公共交通服务指数偏低。2014年,全市拥有律师数只有78人,平均每万人口1.1人,而小康目标值为2.3人。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减少为3标车,低于2001年高的13标车。与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合并计算的公共交通服务指数只有55.69%,而目标值为100%。

2、需要关注的重点和难点

全面建小康社会的重点是经过努力能够大幅度提升的指标经过努力仍不能达到目标的指标。相对于总体指数来讲,凡是低于82.18%的指标都是全面小康建设的短板。济源这样的指标共有13个,其中,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重点指标5个,分别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农业劳动生产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4项经过努力仍很难达到目标的指标8项,分别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公共交通服务指数、单位GDP能耗。

济源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指标值预测

单位:%

指标名称

2014

2008-2014

年均提升

2020

预测分值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55.45

6.61

95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69.09

4.2

94

农业劳动生产率

77.96

5.75

100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70.47

6.23

100

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

69.64

6.33

100

济源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指标值预测

单位:%

指标名称

2013年

2010-2013年

年均提升

2020

预测分值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58.3

1.27

66

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

67.23

1.2

74

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

48.4

3.2

68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24.0

2.63

40

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

57.69

3.62

79

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

62.73

2.63

78

公共交通服务指数

55.69

-3.84

33

单位GDP能耗

41.55

1.99

54

8项指标要么提升速度非常慢,依照此速度不可能如期达到全面小康标准,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公共交通服务指数;要么提升速度较快,但由于基础太低,即便在今后6年保持较快的提升速度,仍不能达到全面小康标准,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单位GDP能耗等,很难如期达到全面小康标准。

四、济源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建议

2000-2014年,济源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略低于时间进度,实现在全省“两个率先”的目标任务艰巨。“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阶段,全市下下应当形成共识,重点突破制约小康进程的重点和难点指标,提出相应的思路和对策

1强化督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指标

目前有13项指标分值低于全市总体小康指数,根据情况分类督导。一是明确指标责任部门,对13项薄弱指标按职责归属,相关部门对号入座,实施任务分解;二是明确突破重点,对经过努力能大幅提高或能完成小康目标值的指标,重点放在保持发展态势上,对保持目前态势完成目标难度仍很大的指标,要拿出具体对策,力争实现跨越发展,不断地补足短板,缩小与目标的差距。建议对13个薄弱指标,除了责任分解外,更要加大督导力度。

2强化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战略部署

一是在“十三五”规划中要有专门针对全面小康目标的对策,有具体措施二是各个区域发展战略中,要突出济源主要指标增速仍要走在全省前列,力争实现“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三是提升经济转型战略、科技创新战略等弥补小康短板四是强化文化兴市战略,促进文化建设跨越发展;五是持之以恒推进资源和能源的科学利用,通过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促进小康目标“健康式”达标。

 

注:1、文中所用价值量指标数据均为2010年不变价;

  2、廉政指数、基尼系数、地区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差异系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由于没有数据暂未计入总指数。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